我国国土辽阔,地大物博,拥有多种多样的不可再生资源,为我们的生产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。而日本则不同,他们国土面积小,自然资源贫瘠,很多工业所需重金属极其依赖进口。
两国国情迥然不同,又因为地理位置接近,我国成为日本一大资源进口国,然而,2018年,中国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区里发现重大金属宝藏。
一吨能估值46亿,这一发现更是让日本眼红不已,这究竟是什么宝藏?凭什么能价值连城?
2018年,我国勘探队来到了广东河源的大山深处,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种罕见金属“铷”。
这种金属十分罕见稀有,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生产此类金属矿,每年全球的产量只有5吨左右,俗话说,物以稀为贵,所以它的售价极其昂贵,纯铷每吨估值高达46亿人民币。
勘探队有如此重大发现后,在河源扎根数月,进过一系列探测,最终确定这里蕴含着一个储量非常高的铷矿床。
这一消息确认发布后,不仅在国内引起重视,就连国际上的关注度也非常高,很多国家都羡慕不已,为什么这种罕见金属能卖这么贵?
“铷”是仅次于铯的第二大活泼元素,在空气中、水中都十分容易产生物理化学反应,存活难度比较大。
所以它很少独立成矿,总是依附在其它矿物上共存,比如锂、铌、钽等金属矿物,这种“寄生”导致“铷”的含量极低千亿国际,低到只有可怜的0.001%。
存活难度大,意味着储量低,依附在其它金属矿上,又意味着开采难度大,这个金属的命堪称“金贵”。
然而,这么矫情的“铷”却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颗明珠,据了解,全球8成的“铷”主要用于量子计算机、航空航天、医药、光电设备领域,剩下的2成则多用于特种玻璃、催化剂等。
在航空航天领域,因为“铷”熔点低,只有38.8℃,同时密度也比较小,导热率又高,是航天器推进剂的最佳选择之一。
不仅如此,“铷”能成百倍的增加航天器的航行里程,这一优势,让“铷”成为了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资源。
在量子计算机领域,“铷”做出来的原子钟,千万年所产生的误差只有1秒,精度达到了顶尖级别,是生产原子钟不可或缺的原材料。
而原子钟这种精密仪器,在科学研究、卫星导航、通信、天文观测等领域十分常见,它是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的重要工具。
“铷”的独特性让它备受重用,市场需求前景广阔,可因为产量太少,过于稀缺,所以价格高昂。
中国此次发现的铷矿床虽然储量高达17.5万吨,看起来似乎并不多,但却占到了全球已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,如此规模的宝藏,怎能不让日本心动?
全球铷矿床的分布,大多集中在加拿大、、中国等地,其他国家虽然也有,不过却不易开采。
开采也是讲究技术和回报的,如果开采中造成资源浪费、环境破坏,如果回报小于付出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中国河源的铷矿床,不但储量惊人,还是十分罕见的独立铷矿床,比较容易开采和提取。
日本是一个弹丸小国,本身资源极度贫乏,90%以上生活生产的资源都需要依靠进口,铷矿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种奢求。
早在上世纪,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就四处在我国勘探资源,想要对我们宝贵的矿产进行开采霸占。
“铷矿”被日本列为战略资源之一,是他们想要攫取的重要资源,当时没能获取,现如今,“铷矿”被我们自己发现了,日本自然也想来“分一杯羹”。
日本工业实力比较靠前,很多高新领域都需要用得到重金属,包括“铷”元素,而他们在自己没有的情况下,就避免不了向外购买。
宝藏被他国觊觎,尤其是被日本虎视眈眈,对我们来说应该引起重视,我们手握重要矿产,站在金属铷市场的制高点,接下来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,才是重中之重。
“铷矿”有了,如何合理开采,不破坏环境,怎样有效开采不浪费,又怎么做到合理利用,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。
上世纪,中国工业发展进程缓慢,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,才打开了新局面,在工业开采上,我们理论基础薄弱,生产环节也比较落后。
但中国自强不息,几十年来苦心培养人才,专心技术研究,还生产制造出了很多先进的开采机器, 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。
“铷矿”资源宝贵,来之不易,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严谨对待,做到合理有效的开采。
开采出来后,如何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十分重要,自用和出口都是有效途径,但以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出口,能让它发挥到最大的价值,也需要考量。
对于日本等国家抛来的合作大单,我们同样也需要仔细考虑。日本因为深受资源贫困的困扰,所以在提纯技术上很有优势,我们可以向其学习提取工艺。
如果我们有能力将产业链吃透,握住最关键的环节,就能避免部分损失,创造更多经济效益。
近几年,国际环境动荡不安,周边一些国家在挑唆下屡次为难我方,像日本、菲律宾等国家就十分突出,一面少不了与我们的经济合作,一面又在国际上针对我们,惹事生非。
中国爱好和平,反对战争,更不希望与别国发生冲突,但如果他们执意为难我们,我们也可以进行有效反制。